+-
《北上》是徐则臣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8年,以京杭大运河为叙事核心,通过1900—1934年和2012—2014年两条时间线交织,讲述意大利冒险家小波罗及其中国同伴沿运河北上的旅程,以及百年后他们的后代因运河申遗重聚的故事。小说以运河的兴衰为镜,折射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探讨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深刻联系。

视频播放地址:
📖 本书简介
🏷️ 作品类别
文学体裁:历史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主题类型:家族史诗、文化寻根、河流叙事 时空跨度:横跨清末民初至当代,空间覆盖京杭大运河全线。
🏆 作品荣誉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颁奖词称其“为大运河立传,再现民族精神的深厚处”。 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2019年):表彰其弘扬中华文化的现实意义。 2018年度“中国好书”:入选文学艺术类图书榜单。 国际传播:输出泰文、马来文等10余种语言版权,并改编为电视剧、话剧等多艺术形式。
✨ 作品亮点
叙事结构:采用“焰火式”双线叙事,以1901年小波罗之死为爆发点,遗物分发串联百年家族史。 历史真实与虚构交织:细节严谨,如清末漕运废除、运河物价考证,甚至慈禧称谓的考据。 文化象征:运河不仅是地理河流,更被赋予“中华文明血脉”的隐喻,探讨中西文明碰撞与和解。 人物群像:意大利兄弟、中国知识分子、底层船民等角色多维展现人性共通性。
👥 主要角色
1901年时间线
小波罗(保罗·迪马克):意大利冒险家,为寻弟沿运河北上,临终分发遗物埋下百年伏笔。 谢平遥:清末翻译,知识分子代表,陪同小波罗并召集邵常来、孙过程等底层同行者。 马福德:小波罗之弟,因战争滞留中国,与秦如玉的爱情跨越国族仇恨。
2014年时间线
谢望和:谢平遥后人,策划运河文化节目《大河谭》,推动家族记忆拼接。 邵星池:挑夫邵常来曾孙,从创业失败到回归运河跑船,延续家族与河流的羁绊。 周海阔:船老大后代,开设“小博物馆”连锁客栈,收藏运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