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群“富二代”“官二代”,是国家的精神!!!

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善良的人民,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屈辱

——那就是“抗日战争”

经过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

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曾经那段苦难的岁月!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今天,我要讲的是这样的一群“官二代”“富二代”,一群民国时代的天之骄子,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他们出身名门望族,他们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刚考入清华!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有大法官的儿子,有农民的儿子,有工人的儿子……
...

是祖国母亲的儿子……

他们就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拥有普通人羡慕的一切,为了祖国,他们成为了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抗击日本侵略者。

谁能想到,这样的一群天之骄子从1932年到抗日战争结束,一个一个变成了墓碑上永恒的雕塑,而他们殉国的平均年龄才仅仅是23岁,23岁是人生最美的年华的开端,花一样的年龄,却如同昙花一现,释放出最美年华,用的是自己年轻的生命!!!

...

杭州笕桥,1932年,“918事变”四个月后,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培育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中央航校的校训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

四年磨练,一朝洗雪!!!

他们的第一次亮相,是1936年10月31日!

那一天,

南京的飞机场一时间涌进20万观众!

中国的第一批空军飞行员,要在这里进行第一次公开飞行演练。

六岁的小女孩高友良,挤在人群中,

她看着爸爸高志航开着领头的战机,

不断变换着队形,威风地飞过南京上空!

她并不知道,在后来的一次次血战中,

爸爸高志航就像一颗闪耀的彗星照亮天空!

...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进行空战。30分钟激烈战斗,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就在这一战中,张锡祜壮烈牺牲!他刚刚25岁,他有着显赫的家室,他的父亲是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

得知儿子死讯后,张伯苓努力压抑住失子之痛。他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在他牺牲的十二天前,

他在给父亲张伯苓的信中写道:

阵中无勇非孝也!

三天后,闫海文从东北归来,凭借出色的实力,完成轰炸任务,最终却因风向问题,降落在日军阵营,被团团围住,劝他投降,而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同归于尽,年仅二十一岁。

...

3个月后,1937年11月21日,年轻飞行员们的“总教头”高志航,在机场遭遇敌机突袭,他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但座机发动不了,战友们劝他暂时避一避。他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就在他第3次试图开机之时,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高志航再也没能飞上蓝天,他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殉国时的高志航,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这位赫赫有名的中国空军总教头,这位精通三国语言、被世界公认的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王牌飞行员、指挥员,牺牲时才刚刚满30岁……

同样的还有25岁的沈崇诲(他是电影《无问西东》里王力宏扮演的原型),他的父亲,是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法学家沈家彝。

1937年8月19日,沈崇诲返航时,发现大批敌舰。此时,他的飞机出现故障,应该跳伞逃生。沈崇诲却作出了惊人举动——

他从两千米高空,急速冲下,与日本军舰同归于尽!

25岁啊!这个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让自己成为了一枚炸弹,冲向敌人!!!

...

刘粹刚,东北人,中央航校二期驱逐科学生,日后成长为空军“四大金刚”之一

在中央航校学习的时间里,他对18岁的许希麟一见钟情,一封封情书不停地飞向许希麟家!她爱上了刘粹刚这个背负着高度风险使命的飞行员,一名随时可能为国捐躯的军人!许希麟父亲也很喜欢这位,被称为“空中赵子龙”的年轻人,可他担心飞行员的职业太危险,许希麟听罢笑了,筷子在父亲的酒杯里蘸了酒,写下一行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936年,21岁的许希麟成为刘粹刚的妻子!

从此,他在空中和敌人拼命,她高高地站在阳台上,祈求丈夫平安归来,而这样一份浪漫的爱情,在战争年代,结局却惨烈得让人心痛不已……1937年10月,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途中,由于对航线不熟、夜色漆黑,在山西高平,刘粹刚的飞机撞毁于魁星楼,他当场死亡,年仅24岁……

刘粹刚牺牲两周前,写给妻子的信:

假如我是以身殉国,那是我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最聪慧的脑子,旧日的兴奋、浪漫与欢愉,都变成了悲壮的回忆!

...

许希麟在写给丈夫最后的信中说:

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

已尽了军人天职。

可是我,正日月茫茫,

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

粹刚,如今你已尽了最后的心力,

我决心继你遗志,

先从基本教育着手,

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

灌输于未来的青年。

而另一位飞行员陈怀民的妹妹陈难,却用一封写给日军妻子的信,用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感动了全世界!

陈怀民在战斗中原本完全有机会跳伞求生,但他选择了与邓世昌,勇撞吉野号一样的壮举!陈怀民忍着剧痛拉平飞机,加大油门,倒扣着向上翻转180度,朝着敌机狠狠地撞了上去……顷刻间,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爆炸,黑烟冲天,弥漫空中。这一年陈怀民仅22岁

...

陈怀民牺牲后,母亲哭瞎,未婚妻跳河殉情……

而他的妹妹陈难,则给日军的妻子美惠子写一封信: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很。他们只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如果贵军阀对于中国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化的斗争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人会屈服……末了,我告诉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儿女一般,不带一点怨恨……

...

1941年3月14日,林徽因三弟林恒对日成都空战中牺牲,年仅23岁。当年,林恒放弃清华大学的学业报考航空学校。

我既完全明白,

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为你是个孩子,

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林徽因《悼三弟恒》

如此壮烈的牺牲,在张锡祜、沈崇诲的清华同学、航校同学、空军战友中,几乎司空见惯!他们,大多出身名门望族。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

消息传遍中华大地,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那些在抗战中殉国的空军勇士的家人们,

那些在抗战中殉国的烈士的家人们,

那些在战争中的同胞们,

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兄弟、父亲、儿子......

姐妹、母亲、女儿……

...

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

在毕业典礼那天,

张锡祜的父亲张伯苓作为家长

应邀致辞时说的那番话:

岳飞的母亲以“精忠报国”四字刺之背上,

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以此四字,

刺诸诸生之心,

如将来为国御侮万一失败,

简直就不必再回到家去!

...

他们耀眼的青春、他们无处安放的炙热爱情, 和那一段属于他们的 “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美好的回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居安思危!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不应该忘记,忘记这些和我们一般大的年轻人,一群为国家献身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