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路径创新

[摘要] 本文在对现有世界级城市群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级城市群的评判标准,并将其作为评判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差距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在全球中枢职能、现代产业体系、城际交通网络、城市群协调机制等方面均与世界级城市群有一定差距。本文从打造“穗深港”创新带、以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健全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路径创新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 世界级城市群 差距分析 路径创新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力量。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地,也是广东乃至全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进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事关珠三角转型升级,事关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级城市群的评判标准

目前,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主要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和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对这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发现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也即是达到四个方面的标准。

(一)世界级城市群应具有全球中枢职能

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世界级城市群通常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和发展中枢,是其所在国家与世界市场沟通和联系的最主要纽带,发挥着全球中枢职能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今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均是所在国家的中枢,乃至在全球层面承担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角色,通常集现代化产业职能、对外开放门户职能、商贸服务职能、金融中心职能、科技引领职能与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是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孵化器”和策源地,发挥着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枢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将在更广阔的开放式空间中参与全球竞争,在全球发展中的中枢职能和作用将不断加深和巩固。

(二)世界级城市群应具有高端化和分工明确的现代产业体系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关键,在于产业体系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竞争能力。世界级城市群通常建立在内部严密组织和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城市群内的各城市通过密切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构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从而使得城市群的综合功能远大于单个城市功能的简单叠加。

(三)世界级城市群应拥有高度发达的城际交通网络

与普通的城市群相比,世界级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传统的交通方式难以满足城市间交流和往来的高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世界级城市群均大力建设城际交通网络。

(四)世界级城市群应拥有健全的城市群协调机制

世界级城市群的运作以内在社会经济的高效联系为基础,而合理的协调机制则为其提供了有效保障。世界级城市群的特点是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上形成城市群协调机制,实现发展要素、产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的高效供给和分配,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

(一)全球中枢职能差距

世界级城市群的全球中枢职能主要集中于核心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已经形成了广州和深圳作为核心城市的城市群结构。在全球中枢职能方面,广州、深圳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根据GaWC① 对2010年底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研究,广州仅为“Beta”级世界城市,深圳仅为“Beta―”级世界城市。与之相比,伦敦、纽约是“Alpha++”级世界城市,广州、深圳分别与其相差5级和6级;而巴黎、东京、上海属于“Alpha+”级世界城市,广州、深圳分别与其相差4级和5级。广州、深圳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等级地位存在着较大差距,珠三角城市群的全球中枢职能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具体来看,广州、深圳与其他世界城市相比,不论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还是GDP占全国比重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广州、深圳城市发展与广州港、深圳港在全球的高排位不相符,主要是因为港口发展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城市发展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发展过程,因而港口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传导效应存在滞后;同时,港口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等因素协调互动,才能促进城市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二)现代产业体系差距

珠三角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未能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且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仍然与世界级城市群存在较大差距。以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为例,该城市群内三大都市圈之间产业功能特色鲜明。东京都市圈是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京阪神都市圈是以消费品生产为主的大工业地区,名古屋都市圈是日本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与之相比,在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广佛肇经济圈产业定位为“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深莞惠经济区产业定位为“全球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珠中江经济区产业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珠三角城市群的三大经济圈均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雷同现象,产业分工合作体系难以满足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需要。

(三)城际交通网络差距分析

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相比,珠三角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城市间经济社会频繁交流的需求。各城市较少从城市群整体角度进行考虑,导致整个城市群的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各城市内部已有的交通网络在城市之间也难以相互衔接。这与城际交通较发达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有较大差距,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几十条城市轻轨和地铁组成了立体化的城际交通网络,确保了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系统的形成以及城市群经济社会联系的实现。

(四)城市群协调机制差距分析

协调机制是城市群发挥整体功能的保障。珠三角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协调机制已初步建立,但仍与世界级城市群有一定差距。一是市场主导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要素市场仍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市场主体地位虽已确定但并不充分,市场运行机制虽已建立但运行还不顺畅,市场规则虽已成型但还不完善,市场服务体系虽已发挥作用但仍有局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仍没有形成,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土地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仍然有待突破,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二是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造成区域市场割裂,成为城市群协调机制难以发挥的最重要根源。这种结构下的市场竞争,必然以寻求地方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此外,各城市在招商引资、市场准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方面政策法规也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合作。

三、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路径创新

(一)打造“穗深港”创新带,提升核心城市的全球中枢职能

要在“深港创新圈”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广州、深圳、香港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分工合作,协调城市发展的职能与定位。全面强化广州、深圳的综合功能,建设适宜于创新创业的城市综合环境,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全球中枢职能,打造“穗深港创新圈”。充分利用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继续强化国际商贸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等城市职能,加强和发挥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功能,努力打造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利用和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包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色,打造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都市风貌于一体,具有岭南特色的世界城市风貌;建设国际闻名的花园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成为国际交流中心、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和岭南文化交流中心。充分发挥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依托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城市优势,立足珠三角,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打造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继续强化深圳电子信息、金融、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增强科技研发和高端服务功能,强化深圳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为重要抓手,充分整合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实现“穗深港”创新带向珠三角城市群乃至全国和全球的辐射。

(二)以大数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群的产业主导权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催生大量新技术和新需求的良好契机,加快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运用大数据改造和提升现有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群的产业主导权。一是通过IT创新与整合提升产业技术主导权。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读取、分析等多方面挑战对产业发展的冲击,要完善、开发有关技术及产品,从而帮助客户安全的存储海量数据及快速读取实时数据,深度整合、分析数据,为客户的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着力推出一体化的集成设备,加速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服务的IT垂直整合进程。通过IT创新与整合,建立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产业的技术主导权。二是促进大数据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以行业用户迫切需要应用大数据解决方案为契机,建立从数据收集、提取、分析、到决策的数据驱动式决策支持系统。例如,针对零售业对精准、快速营销的要求,在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引入大数据分析,运用条码技术、标签技术、全息扫描技术、RF技术等大数据分析,引导企业集中管理供应、物流、存货等业务,从而实现产业内外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协同,提高产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通过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驱动式决策支持系统,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契合程度,实现产业的精准化发展,提升城市群产业的市场主导权。

(三)共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群内部要素的高效流动

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统一规划运营运输能力强的城际轨道交通, 并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衔接,构成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在规划设计方面,珠三角城市群要将完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作为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并将其与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其他交通方式布局相结合,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以适应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在投融资方面,要探索PPP(公私合作式伙伴关系)模式,促进政府与民营机构合作,授权民营机构代替政府建设、管理、运营城际交通基础设施。此外,逐步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客运票制票价体系改革,促进城际轨道交通客运公交化运营。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先行先试,健全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

要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三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逐步健全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一是探索建立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权威机构和制度体系。借鉴现有世界级城市群的有关经验,在广东省政府层面组织成立具有法定协调权力的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机构,并设立日常的执行机构,行使对珠三角城市群的有关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审查的权力;制定珠三角城市群内部有关的制度和法律,逐渐形成可用于调解城市群内各城市矛盾、各部门利益冲突的制度依据。二是强化社会组织在城市群协调发展中的辅助作用。鼓励对行业特点较为熟悉的有关社会组织参与到城市群协调发展中。要在珠三角城市群内探索建立各种行业性的社会组织,将其作为信息汇聚、集散的媒介和平台,利用这一平台降低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更大限度地扩大城市之间的共同利益,对官方组织的协调职能提供补充和辅助。三是发挥企业在城市群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企业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营商制度改革,促进资源要素在城市群内城市间、行业间的高效流动,形成企业在跨城市、跨行业的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玉鸿, 许学强.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竞争力比较[J]. 经济地理, 2007, 27 (3): 418-422.

[2] 方创琳. 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3] 霍晓庆. 日本首都圈交通一体化效应及启示研究[D]. 河北大学, 2015.

[4] 谢建平, 陈治亚. 城际轨道交通在城市群发展中的意义[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 (11): 10-11+20.

[5] 陈群元, 喻定权. 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制与对策[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3): 79-82.

On Innovative Approach of Building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existing world-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s, we summarize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the world-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s, which is used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to construct a world-class urban metropolitan area.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central function,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nter c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urban agglomer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make up the gap, we bring up some paths for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to construct a world-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erms of Guangzhou-Shenzhen-Hongkong innovation zon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sed on big data, inter-city transport network, urban agglomer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etc.

Key words: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world-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 gap analysis, path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