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

空前复杂的形势

2015年以来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都是空前复杂。历史上,中国曾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形势比较单纯,阵线分得清楚。历史上的中国曾是地理封闭的国家,几条大山脉和沿海大陆架国家,将中国团团围住,导致世界很晚才了解到,原来还有这么个国家存在。改革开放让中国站在了世界的道德高地之上,整个国家充满希望,也有不少国家学习中国的开放,中国经济在1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因素”影响到全世界。然而此后多年,不但一些国家的改革走到了中国前面,而且由于“一带一路”的冲击,美国开始了“重返亚太”战略。目前的中国,面临着软合围,这种合围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压力不小。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

中国经济要转型是大势所趋。由于上层建筑的基本建设较为薄弱,导致漏洞出现,这些漏洞表现在:腐败、债务、环境、成本、贫穷、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如何转型,不只是一个概念问题。就像一部车子,过去一直向左开,现在让它猛然向右拐,家大业大,掉头很难,弄不好就会侧翻。很多人以为靠发文件、靠中央权威就能解决转型问题,这是过分迷信集权意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除非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战略上的预规划。否则,资源耗尽、怨声载道的情况很容易出现。

经济好坏的评价标准

评价经济是好是坏看什么?看年初自己定的数据,还是看基层的实际情况?国外确实有基金在“做空”,但没有办法,只要是开放经济体,投资行业有的是办法“做空”,不在中国“做空”,也有办法在离岸“做空”,在世界市场“做空”。“做空”是防止不了的,而且会反过来影响利率和汇率形成金融风险,这是开放经济需要面对的挑战。客观来看,政策失误是存在的,否则不会有如此多的“做空”机会,教训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

美元加息问题

世界经济形势同样复杂多变。美国经济现在处于顶峰阶段,再后面就是走不走下坡路的问题了。美国现在的失业率降到5%以下,这是最好的水平。美国此次加息时机比较靠后,可能考虑的就是世界经济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终究还是会来的。美元高涨带来了其他国家货币的贬值,导致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放缓,资产价格暴跌不可能不反过来影响美国经济。所以,美国即便不重新再减息,也不敢轻易再加息了。

中国周边国家形势

中国周边国家形势微妙。除了朝鲜在中国周边制造不稳定之外,越南与中国存在长期的南海争义,东盟也与美国达成了TPP协议;此外,中国最重要的传统盟友俄罗斯情况也相当不妙。俄罗斯财政部今年初首次宣布,已经向25家外国银行提出了今年发行国家债券的申请。这些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汇丰等欧美银行。这是西方制裁,俄罗斯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之后首次向外国借债。根据俄罗斯的数据,其经济增长在2015年下跌幅度达3.7%。俄罗斯海关透露,去年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分别减少了42%和23%。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市场之一,也是中国在国际政治领域的支持者。但如今的俄罗斯,正在日益成为中国的包袱,需要中国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来支持。

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补缺口的问题,始终没有想好解决办法。过去,中国是两位数的经济增长,10%的GDP增长率都算低的。但宏观调控一下降了3个百分点,2015年是6.9%,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际下降可能更多,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增长缺口。这不是经济增速是否合理的问题,而是真实存在的缺口,在市场、产业、企业、就业等很多方面,都会有所反映。增长慢,挤压多,过剩产能与此相关。追根溯源,还是当初对如何弥补经济增长缺口,如何因缺口搞好战略设计,没有想好办法,可能存在低估困难的情况。我们不是没有机会,中国的资源储备在整个世界看都是丰富的,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经济增长有着辉煌10年的基础,人民币汇率始终坚挺,外资大量流入,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老百姓储蓄所代表的财富总量不断增长突破50万亿。而如今,这些因素中的不少开始逆转。

增长和速度问题

我总是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速度问题。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国经济像“钢铁侠”一样飞奔,“十三五”在想办法,想走良性增长的路子,这是正确的。但怎么走,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政府提出向改革要红利,但怎么要?改革怎么改才有红利?改革靠发文件肯定不行,早就说改革到了“深水区”,每一项改革都是系统工程,但现在的体制最怕的就是系统工程。因此,或许“红利”的出现还要等到将来,这也就意味着6%~7%的经济增长率,在中国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同时,中国的投资和消费都会存在限度的约束,不会太乐观。

中国经济的政策立场

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复杂,但有些政策立场却不可思议,一些学者的讲话口吻像上帝一样,说中国经济要从“柯兹纳型套利经济”转为以发明创造为主导的“熊彼特型创新经济”。根据他们的理解,所谓转型,就是从找商机,到创新创业,再到去创造客户。不过,且慢,这是在说中国的事还是美国的事?美国的科技创新搞到现在还被普遍指责没有带来实质经济增长,还是“富豪经济”,美国的中产阶级为此抱怨连连。中国有13多亿人口,仅靠几个“马云”无法养活,那些干了几十年的企业,好不容易做到几十亿规模,不太可能说转型就转型。有些学者很幼稚,言论惊人的不靠谱,经济政策如果按这样的路子走下去会很危险。有些人惧怕反思和总结,这样怎么能够进步?其实,经济就是经济,简单点反而市场情绪容易被调动。

科技创新与转型

科技创新与转型的口号喊得很响,但能不能奏效不是几年就可以看清楚的。科技创新从来都是高风险活动,通常是交给市场去做,由市场承担风险,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动用举国之力去搞科技创新。当年的日本,要说科技立国,也只是出一些大政方针,以政策推动为主。看看现在我们的科技产业园遍地开花,其前景如何,相当令人怀疑。

冷静看待大数据

返回查字典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