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探析

[提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但国际经济局势并不稳定,使得部门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本文联系实际情况,分析国际贸易中融资面临的风险,并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策略

一、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现如今的国际经济局势对我国企业发展有利也有弊,国际贸易融资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引入资金,另外企业也面对着更高的风险。国际贸易融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融资双方并不在一个国家内,彼此之间的交流不是很方便,加上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偏差,直接影响到交流结果。同时,国家之间的国币种类存在差异,造成货币流动不便,交易时容易受到货币利率波动的影响,如利率高时融资、利率低时结算的话,会让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因此企业融资要考虑汇率波动情况,避免利率浮动影响企业发展。融资时企业信誉度也很重要,不能盲目融资,如果选择的融资公司不可靠,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损失,还会浪费企业时间,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甚至让企业错过自身发展的机会,企业要重视合资对象的选择。

二、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风险管理理念缺乏创新。对于国际贸易企业来说,开展融资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融资风险管理理念。但从当前一些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融资风险管理理念缺乏创新的问题,比如个别国际贸易企业缺乏对融资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还没有纳入到财务管理乃至企业战略发展当中,导致融资风险管理无法有序进行。(二)融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目前,一些国际贸易企业在开展融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融资风险管理体系,甚至一些国际贸易企业融资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国际贸易企业面临着很多融资风险。个别国际贸易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融资风险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因而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融资风险组织体系,融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因而只能从“资金”的角度进行管理,由于其他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参与度较低,缺乏对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处理,导致融资风险管理缺乏综合性。(三)融资风险管理模式比较滞后。目前,一些国际贸易企业还没有将应用信息技术作为重中之重,比如在融资风险管理方面缺乏对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的有效应用,融资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分析,特别是还没有将“互联网+融资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模式,导致融资风险管理缺乏技术支撑。还有个别国际贸易企业在开展融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方面,导致融资风险管理缺乏超前性和战略性。

三、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优化措施

(一)构建合适的管理模式。国际贸易规模较大,涉及较多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属项目公司、项目部等,这意味着国际贸易有必要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统一管理众多分公司、子公司及项目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化要构建统一的财务信息标准,并筛选各类有用财务信息。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虽然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建设,但普遍存在信息实效性不足、信息共享性不足。财务管理模式构建时,需要构完善的财务信息交流制度,同时将各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的情况考虑在内。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是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基础也是信息获取。国际贸易各子公司、项目部秉持财务公开的原则上传信息,及时反馈自身机构部门财务现状。国际贸易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健全管理模式,协调各分公司与子公司,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相互牵制,实现信息化建设。(二)全面推进业财融合。实际上,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以企业总发展目标作为以后工作发展的大方向,并以此为根本制定出符合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如果在这过程中与企业的业务部门发生冲突,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对企业内部考核方法和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此从大方向上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因此,依照我国法律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控制情况,企业财务部门在进行业务操作时,应严格按照企业要求,遵守自身职业道德,借助当前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沟通体系,在适当结合当前企业内部多领域和多种经营模式,对当前企业财务部门的发展情况和自身优势进行合理利用,注重和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交流机制,从而更好的提升企业内部业财融合的作用以及价值。(三)规范财务信息化流程1、制定统一数据标准。财务流程规范化建设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统一财务信息口径,有效整理分析原始数据,实现共享财务信息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企业建立标准的数据接口,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凭据、账簿等记录,达成真正共享财务数据的目的。2、提高流程的实用性。国际贸易公司的财务部门,要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全面采集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改变传统业务行为结束后才能收集信息的模式,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直接将相关信息处理为信息凭证,实现内部各部门系统之间的衔接,大幅度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促进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提升。(四)控制项目建设成本1、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企业应用财务成本管理时,强化采购成本管理关系到后续成本控制效果。如零配件选择自制或外购时,要考虑零配件的取得成本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内部有生产相应零部件的设备且无法转移生产能力时,此时决策时不需考虑设备成本。企业决定自制或外购时只要对比变动成本与外部购买成本即可;当企业有零部件生产设备且可以转移生产能力时,企业要考虑相关的机会成本,决策分析是利用产量成本,保证生产成本最低。采购原材料时,要根据需求科学分类处理原材料,根据类别制定采购方案。同时构建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与管理制度,并建立协调机制,对库存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企业缺货风险出现的可能,同时还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的成本。2、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企业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质量。(1)构建完善的预算分析制度。建筑项目定期召开预算分析的会议,并对预算执行情况全面掌握,及时分析预算执行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有效的改建措施,及时纠偏,顺利完成预算目标。(2)建立预算管理工作考核制度,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将下属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对预算编制、分析、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如果相关部门与当事人拒不履行预算外开支的审批手续,管理层要追求其责任,为全面预算落实保驾护航。(五)提高会计信息素养。会计人员自律是培养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一步,而不断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提高,提高反应和自身业务水平非常必要。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可以做到清廉正直,有较高业务能力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一直发展的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工作能力。会计岗位轮换制度非常重要,通过会计工作的交接可以将账目不清、财务混乱等问题尽数消除,将每个人的责任和工作领域划分完整,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这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清廉度有了较高的保障,而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施岗位轮换前财务机构负责人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岗位轮换管理办法,企业财务部门全面落实制定的岗位轮换制度,给每一位财务人员提供参考,大幅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避免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从业的清廉程度,防止会计从业人员以权谋私,施行多头监管模式,明确正确统一的监督措施,扫除监督盲区,等等,为了使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很有必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谢静.国际贸易中融资风险控制与创新措施[J].市场研究,2018(8).

[2]李莉莉.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8(20).

[3]张若冰.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12).

[4]印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3(12).

返回查字典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